内容简介
岐黄求真集(下册)9787117329958人民卫生出版社
书 名:岐黄求真集(下册) 9787117329958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定 价:82.00
书号:9787117329958
作 者:宋兴
本版时间:2022年5月
版 次:1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页 数:448
字 数:473000
作者介绍
宋兴,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我国知名中医文献学专家,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潮祖先生学术继承人。
以《内经求真》《伤寒论求真》《金匮要略求真》《温病求真》等专题,阐明中医经典中的学术疑点、难点、要点,有助中医经典的学习、研究和运用;以《中医优势在哪里》《如何发挥中医优势》等专题,阐明中医研究方法、理论特点、诊疗优势所在,以及如何在学习、运用过程中,既充分发扬光大中医优势,以中西两种医学互鉴互补,共同做好救死扶伤工作。以《如何看待中医科学性问题》《如何看待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如何看待辨病与辨证的关系》《如何看待中药用量问题》等专题,阐明中医科学性原理,阐明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本质,阐明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工作灵魂的所以然之理,阐明中医疗效当从明理中求取,而不是从盲目放大药量中求取,以期对中医理法方药的学习、运用指明方向。各个专题都结合真实临床案例进行入微分析,既有深刻说理性,又有生动的启示性。
如何看待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大家好!
今天我们讨论“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这是关系到中医理法方药运用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如何才能正确体现中医理论特点?如何才能科学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知识?如何才能完美体现中医治疗学思想?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疗效优势?这是大家一辈子苦苦求索的共同追求,也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
医学是与民众休戚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澄清辨病与辨证关系不是为了咬文嚼字,而是为了找到中医理法方药运用的学术正轨。终极目标是追求“疗效”的提高。
在讨论这个题目时,就必然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什么是“辨病”?
什么是“辨病论治”?
什么是“辨证”?
什么是“辨证论治”?
如何看待辨病和辨证的关系?
如何看待辨证模式与病种的关系?
如何看待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的关系?
什么是“辨病”?
今天一谈“辨病”,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伴随西方医学输入的舶来新概念,只有运用现代科技检测方法揭示疾病病因和微观病理本质,最终冠以西医学病名,才算是辨病。
这个结论太简单了,而且还多少有点厚今薄古、崇洋媚外的味道!
到底什么是“辨病”?
讲得通俗一点,给疾病命名的过程,就是辨病。
讲得学术一点,对疾病病因、病位、病性和演变发展基本特点做出判断,下个认识结论的过程,就是辨病!
西医通过现代科学分析手段确认疾病病因,从微观形态角度揭示疾病病理本质的方法是辨病。中医通过传统综合分析方法确认疾病病因,从宏观象变角度揭示疾病病理本质的方法也是辨病。只不过,辨病的具体方法因时而异,古今不同。中西医辨病,更是方法大异,结论大异,临床价值也大异,不是等质等量罢了。
把中西两种医学的辨病对照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辨病没有微观认识依据支撑,属于对疾病病因、病位、病性的宏观判断,认知相对粗略。西医辨病有微观认识依据为支撑,属于对疾病病因、病位、病性的微观判断,认知相对精细。
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机体内在各系统所做出的复杂反应看,中西医辨病都属于静态认识,都忽视了疾病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阶段性演变特点,都缺乏疾病发展过程中内在矛盾斗争的阶段性动态分辨。这或许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
也许有人会问:中医到底辨不辨病?
本书目录
◎ 如何看待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1
◎ 如何看待中药用量问题/ 53
◎ 如何学习古医案/ 108
◎ 经典学习贵求真/ 143
◎《 内经》求真 / 188
◎《 伤寒论》求真 / 284
◎《 金匮要略》求真 / 329
◎ 温病求真/ 405
温馨提示
欢迎您选择北京考试书店,在这里,我们向您承诺,本书店出售图书均为正版图书,请您放心购买!
如您在下订单的时候遇到难题,欢迎您随时咨询我们的客服人员;
咨询热线:13520801473;在线QQ:1119846269;微信:bjkssd
如您对我们的书店有任何建议,欢迎您发邮件给我们,我们的邮箱:service@bookskys.com
北京考试书店祝您购物愉快!
汇款账号
汇款户名:庹珍珍
中国工商银行帐号:6222 0202 0004 8271 965
中国农业银行帐号:6228 4800 1051 6883 112
中国银行帐号:6013 8201 0001 5744 736
中国邮政银行帐号:6221 8810 0006 5935 785
中国建设银行账号: 6227 0000 1286 0174 562
支付宝账号:tuozhenzhe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