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对劳动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
B.它与民法关系密切,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C.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D.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案: C
2、 当员工代表或工会代表与单位行政部门或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称为( )
A、劳动合同
B、集体协议
C、集体合同
D、劳资协议
答案: C
3、劳动法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 )
A、求方客体的独立地位
B、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
C、供方客体的法律地位
D、求方主体的自主地位
答案:B
4、 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
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基本保护
D、优先保护
答案: C
5、 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是指用人单位内部对劳动者( )的安排
A、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和工作量
B、作业地点、作业时间和作业量
C、劳动岗位、劳动时间和劳动量
D、劳动范围、劳动对象和劳动量
答案: C
6、 ( )是进行统计研究的基本依据。
A、调查方案
B、调查计划
C、数据资料
D、调查分析
答案: C
7、 具体的调查方法不包括( )。
A、访问法B、观察法 C、报告法 D、抽样法
答案: D
8、 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不包括( )
A、访问法B、观察法 C、记录法 D、报告法
答案: C
9、 一般来说,数据处理设计的内容不包括( )
A、数据的信息标准化
B、准备机器载体并进行检查
C、整个数据处理设计的预算控制
D、数据处理所用算法、软件的设计和选择
答案: D
10、 下面的句子中,属于名词性谓语句的是( )
A、那座办公大楼35层
B、我们开始考试
C、学习态度认真、严肃
D、我什么都知道
答案: A
11 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它具有( )等特征
A、战略性、能动性和被开发的无限性
B、战略性、能动性和被开发的有限性
C、积极性、创造性、可用性和无限性
D、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有限性
答案: A
12 从( )看,传统的人事管理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的手段,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更多地强调人性化管理。
A、管理手段上
B、管理方式上
C、管理内容上
D、管理体制上
答案:B
13 总量性失业是指(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
答案:B
14 从各国情况来看,当基尼系数( )时,表示社会劳动者收入差距非常小。
A、小于0.2
B、等于0.2
C、在0.2-0.4之间
D、大于0.4
答案: A
15 最低工资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社会( ),所规定的保证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
A、收入和物价水平
B、消费和物价水平
C、物价和支出水平
D、收入和消费水平
答案: A
16、 ( )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公文文体。
A、决定
B、命令
C、通告
D、指示
答案: D
17 关于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大类
B、它可用于向主管部门请示有关问题
C、按照函的行文方向,它可以分为去函和复函两大类
D、它不能用于平等机关或非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问题
答案: D
18 经济管理文书不包括( )
A、经济合同
B、意向书
C、劳动合同
D、分析报告
答案: C
19 ( )不属于信息调研的具体要求。
A、准确性、系统性、针对性
B、经济性、系统性、及时性
C、系统性、完整性、适用性
D、适用性、经济性、及时性
答案: C
20 在组织信息调研结果的处理阶段,( )不是整理分析调查资料的常用方法。
A、描述分析法
B、因果分析法
C、转换比率法
D、预测分析法
答案: C
21、 在特定条件下,当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与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应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这条原则体现的是劳动法基本原则当中的(B ):
A、 平等保护
B、 全面保护
C、 优先保护
D、 基本保护
22、 劳动争议,广义的是指与( C )有关的一切争议。
A、 劳动合同
B、 集体劳动合同
C、 劳动关系
D、 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3、 劳动法的基本宗旨是( D ):
A、 调整社会劳动关系
B、 确定社会劳动标准
C、 规范劳动市场
D、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4、 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就是( C ):
A、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工作
B、 职务设计与岗位说明
C、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D、 绩效考核工作
25、 工作分析,是( C )组织某个工作有关的信息的过程,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的核心部分。
A、 收集、整理、综合
B、 收集、分析、整理
C、 收集、整理、综合
D、 收集、综合、整理
二、多选题
1.胜任模型可分为( )。
A.层级式模型
B.簇型模型
C.盒型模型
D.锚型模型
E.管理型模型
2.岗位胜任特征的意义和作用是( )。
A.人员规划
B.组织计划
C.人员招聘
D.培训开发
E.绩效管理外语学习网
3.岗位胜任特征使员工( )的培养也跻身于培训行列。
A.潜能
D.品质
C.个性特征
D.知识
E.技能
4.胜任特征模型的绩效管理( )。
A.为确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B.为确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C.为完善绩效考评管理上体系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D.为完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E.为确立潜质和潜力提供了方法
5.绩效管理中克服的目标、保持的目标、追求的目标包括( ).
A.能力
B.行为
C.机会
D.激励
E.绩效
6.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 )。
A.定义绩效目标
B.定义绩效标准
C.选取效标分析样本
D.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
E.建立岗位胜任特征模型
7.建立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中运用文字的能力包括( )。
A.起草一般信函、简报、便条、备忘录和通知
B.起草报告、汇报文件或总结
C.撰写、修改本部门专业文件草案或研究报告
D.撰写、修改、审定公司合同文本
E.撰写、修改、审定公司法律条文
8.岗位胜任特征诚信正直的行为是指( )。
A. 在所有商业活动中都是诚信正直的
B.对待所有人都是诚信正直的
C. 对待别人要求是适当的
D.做不到的事情不轻易承诺
E.在其他人心目中有很高的个人信誉
9.岗位胜任特征中创新能力包括( )。
A.用创新想象的方式进行思考
B.对现有做法提出质疑,努力寻找新方法加以解决
C.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战术问题,并强调达成战略目标的方法
D.提出可行性方法或解决方案
E.将创新的疑难问题加以解决
10.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中,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
A.检验分析
B.相关分析
C.聚类分析
D.因子分析
E.回归分析
11.胜任特征模型的定义有( )几层含义。
A.是建立在卓越标准基础之上的结构模式
B.它反映了胜任特征的内涵
C. 胜任特征模型是在区别了员工绩效优异组和一般组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而建立起来的
D.建立胜任特征模型可采用检验、回归等数量分析方法
E.胜任特征模型是一组结构化了的胜任特征指标
12.胜任特征按运用情境的不同可分为( )
A.技术胜任特征
B.人际胜任特征
C.概念胜任特征
D.个人和组织胜任特征
E.国家胜任特征
13.按内涵的大小胜任特征可分为( )。
A.元胜任特征
B.行业通用胜任特征
C.组织内部胜任特征
D.标准技术和行业技术胜任特征
E.特殊技术胜任特征
14.元胜任特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包括( )、谈判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等o
A.读写能力、学习能力
B.分析能力、创造力
C.外语和文化知识
D.感知和操作环境信号与事件的能力
E.容纳和掌握不确定性的能力、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15.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分类是( )。
A.按结构形式的不同 B.按建立思路的不同
C.按组织方式不同 D.按主体形式不同
E.按岗位要求不同
答案:1.ABCD 2.ACDE 3.ABC 4.BD 5.ABCDE 6.BCDE 7.ABCDE 8.ABCDE 9.ABCD
10.ABCDE11.ABCDE 12.ABC 13.ABCDE 14 ABCDE 15.AB
三、简答题
1、说明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
是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二)按设备定员
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三)按岗位定员
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
(四)按比例定员
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
(五)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主要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2、介绍企业定员的新方法。
(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
(二)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三)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
(四)零基定员法。
3、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与构成。
特点: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
构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从基础性管理制度和员工管理制度两方面入手,进行规划设计,属于劳动人事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可以包括:组织机构和设置调整的规定;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工作的规定;岗位设置和人员费用预算的规定;对内对外人员招聘的规定;员工绩效管理的规定;人员培训与开发的规定;薪酬福利规定;劳动保护用品与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职业病防治与检查的规定等。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制度主包括:工作时间的规定;考勤规定;休假规定;年休假的规定;女工劳动保护与计划生育规定;员工奖惩规定;员工差旅费管理规定;员工佩戴胸卡的规定;员工因私出境规定;员工内部沟通渠道的规定;员工合理化建议的规定;员工越级投诉的规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规定等。
4、简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则、要求和步骤。
原则:
(一)共同发展原则
(二)适合企业特点
(三)学习与创新并重
(四)符合法律规定
(五)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
(六)保持动态性
要求:
(1)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2)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3)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4)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
(5)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步骤:
(一)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
(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
(三)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5、简述人力资源费用审核的方法与程序。
方法:
在审核费用时,首先要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活动及其过程,然后确定在这些活动及其过程中,都需要哪些资源、多少资源给予支持(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这些费用预算与执行的原则是“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公司根据上年度预算与结算的比较情况提出一个控制额度。大部分由人力资源部门掌握,项目之间根据余缺,在经济批准程序后可以调剂使用。对有些项目如培训费用,按使用部门进行控制,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挤占而完不成各自的培训任务。
程序:
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时,首先要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尤其是那些子项目。在审核时,必须保证这些项目齐全完整,注意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是否涉及人员费用项目的增加或废止。特别是应当密切注意企业在调整人力资源某种政策时,可能会涉及人员费用的增减问题,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使其得到充分体现,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总之,工资项目和基金项目必须严格加以区别,不能混淆。
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当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员工利益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等重要项目,以保证在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