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公考一本通

  •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图书作者:李永新
  • 图书定价:¥130.00
  • 折扣价格:¥84.50
  • 为您节省:¥45.50
  • 图书ISBN:
  • 正品承诺: 正品承诺
  • 出版时间:2013年5月1日
  • 图书版次:第一版
  • 本书邮费:邮费说明
  • 图书开本:16
  • 点击次数:

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公考一本通

内容简介

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公考一本通
主 编: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开 本:850mm×1168mm     1/16
字 数:960千字
印 张:40
印 次:2011年8月第1版     2013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
书 号:9787511505668
定 价:¥130.00
本书目录
第一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1~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攻略(2)
第一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7)
能力测试(8)
第一节  算术基础知识(10)
一、整数性质(10)
1.奇偶性质(10)
2.质合性质(10)
3.整除性质(11)
4.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12)
二、比例性质(12)
1.倍数判定(12)
2.连比计算(13)
三、平均数(13)
第二节  代数工具(15)
一、不定方程(15)
1.利用奇偶性质(15)
2.利用尾数特点(15)
3.利用互质性质(16)
二、不等式(16)
1.利用不等式性质(16)
2.根据不等式求解(16)
三、分段函数(17)
四、数列(17)
1.等差数列(17)
2.等比数列(18)
第三节  几何基础知识(19)
一、平面几何(19)
1.相似与全等(19)
2.三角不等式(19)
3.勾股定理(20)
4.经典图形(20)
5.凸多边形内角和(21)
6.直线切割平面(21)
7.等周问题(22)
二、立体几何(22)
1.球、圆柱与锥体(22)
2.正多面体(23)
3.三视图(24)
三、解析几何(24)
四、实际应用(25)
1.正方形分割(25)
2.蜂窝覆盖(25)
3.立方体染色(25)
第四节  三量关系问题(26)
一、行程问题(26)
1.基本行程问题(26)
2.相遇问题(27)
3.追及问题(28)
4.实际问题(28)
二、工程问题(30)
1.基本工程问题(30)
2.工程问题变形(31)
三、利润问题(32)
1.收支计算(32)
2.利润率计算(32)
3.折扣率计算(33)
第五节  组合数学问题(34)
一、容斥原理(34)
1.二集合容斥原理(34)
2.三集合容斥原理(34)
3.文氏图的应用(35)
4.实际应用(36)
二、排列组合(37)
1.加法原理(37)
2.乘法原理(38)
3.排列与组合(38)
4.经典方法(39)
5.经典问题模型(40)
三、概率问题(41)
1.等可能事件概率(41)
2.条件概率(42)
3.独立重复试验概率(42)
4.分类分步事件概率(43)
四、抽屉原理(43)
1.构造抽屉(43)
2.最差原则(44)
五、数据分配(44)
1.简单数据分配(45)
2.复杂数据分配(45)
六、运筹问题(46)
1.时间分配(46)
2.黑夜过桥(46)
3.空瓶换酒(47)
4.任务分配(47)
5.物资集中(48)
6.线性规划(48)
第六节  其他经典算术题型(50)
一、浓度问题(50)
二、时钟问题(50)
1.钟面问题(50)
2.坏钟问题(51)
三、日期问题(51)
1.平年与闰年(51)
2.月历推断(52)
四、植树问题(52)
五、方阵问题(53)
六、盈亏问题(53)
七、鸡兔同笼问题(54)
第七节  数学运算实战技巧(55)
一、特值法(55)
1.设100(55)
2.设1(55)
3.设份数(55)
4.设最小公倍数(56)
二、排除法(56)
1.利用整数特性(56)
2.利用比例关系(57)
3.利用平均数性质(57)
三、极端法(57)
1.基本分析工具(57)
2.常用分析思路(57)
3.降维法(58)
第二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59)
能力测试(60)
第一节  图形推理题型特点(63)
一、分类型图形推理(63)
二、顺推型图形推理(63)
三、类比型图形推理(64)
四、九宫格图形推理(65)
五、空间型图形推理(65)
1.折纸盒问题(65)
2.拆纸盒问题(66)
3.三视图问题(66)
4.剖视图(67)
第二节  图形推理核心考点(68)
一、数量类考点(68)
1.点(68)
2.线(69)
3.角(70)
4.面(70)
5.素(71)
二、结构类考点(72)
1.对称性(72)
2.曲直性(73)
3.封闭性(74)
三、位置类考点(75)
1.相对位置(75)
2.移动、旋转、翻转(75)
四、重构类考点(76)
1.图形叠加(76)
2.片块组合(77)
3.图形重组(77)
第三节  图形推理实战技巧(78)
一、图形推理整体思维(78)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79)
1.阴影图形定位(79)
2.汉字字母定位(81)
3.小图形定位(82)
三、异中求同分析法(83)
1.特征属性求同(83)
2.构成元素求同(83)
四、平面空间转化法(83)
1.区分相对面与相邻面(83)
2.展开方式的相互转化(84)
3.时针法(85)
4.假定判断法(85)
第三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87)
能力测试(88)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92)
一、概念间关系(92)
二、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94)
三、三段论推理(95)
四、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95)
五、假言命题(97)
1.定义及真假关系(97)
2.推理规则(98)
3.复杂推理(98)
六、模态命题(100)
七、智力推理(101)
1.假设、代入、排除法(101)
2.找突破口法(102)
3.图表法(103)
第二节  可能性推理(105)
一、削弱、加强、前提型(105)
1.题干论证结构分析(105)
2.归纳论证(106)
3.因果论证(108)
4.跳跃论证(111)
5.类比论证(112)
6.非论证(114)
二、解释型(116)
三、评价型(117)
1.常规评价(117)
2.直接评价论证方法(118)
3.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118)
4.找争论的焦点(119)
四、结论型(119)
第三节  可能性推理实战技巧(122)
一、识别迷惑选项(122)
1.诉诸权威(122)
2.诉诸无知(122)
3.诉诸众人(123)
4.偷换概念(123)
5.不当类比(124)
6.特殊反例(125)
二、选项比较原则(125)
1.直接削弱(加强)大于间接削弱(加强)(125)
2.必然削弱(加强)大于可能削弱(加强)(126)
3.全面削弱(加强)大于片面削弱(加强)(126)
第四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27)
能力测试(128)
第一节  定义判断题型特点(131)
一、单定义判断(131)
二、多定义判断(131)
第二节  定义判断核心考点(132)
一、“属”+“种差”型定义(132)
二、描述型定义(135)
三、枚举型定义(136)
第三节  定义判断实战技巧(137)
一、找关键词法(137)
二、选项对比法(138)
第五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139)
能力测试(140)
第一节  类比推理题型特点(142)
一、传统型(142)
二、填空式(142)
第二节  类比推理核心考点(143)
一、逻辑关系(143)
二、言语关系(145)
三、经验常识(146)
四、理论常识(147)
第三节  类比推理实战技巧(149)
一、遣词造句法(149)
二、选项比较原则(150)
第六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153)
能力测试(154)
第一节  逻辑填空(157)
一、词语的搭配(157)
1.词语的固定搭配(157)
2.词语的不搭配(157)
二、词语的核心义(158)
1.词义所侧重的点(158)
2.词义的轻重程度(159)
三、词语的色彩义(160)
1.词语的感情色彩(160)
2.词语的语体色彩(160)
3.词语的形象色彩(161)
第二节  阅读理解(163)
一、主旨观点型题目(163)
1.文段结构分析(163)
2.感情倾向把握(172)
二、细节理解型题目(173)
1.无中生有(173)
2.偷换概念(173)
3.以偏概全(174)
4.混淆时态(174)
5.逻辑混乱(175)
6.推断错误(176)
7.颠倒黑白(177)
三、标题提炼型题目(178)
1.提炼散文标题的方法(178)
2.提炼新闻标题的方法(178)
3.提炼寓言标题的方法(180)
四、推断下文型题目(180)
1.关注尾句(180)
2.锁定材料结构(182)
3.排除三种信息:前文信息、本文信息、无关信息(182)
第三节  语句表达(184)
一、语句排序(184)
1.根据首尾句(184)
2.根据关联词语(184)
3.根据指代词(185)
4.根据逻辑顺序(186)
5.根据承启关系(186)
二、语句填充(187)
1.话题统一(188)
2.前后照应(188)
3.句式一致(189)
第四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实战技巧(190)
一、对应分析法(190)
1.递进关系(190)
2.解释关系(190)
3.转折关系(191)
4.因果关系(191)
5.并列关系(192)
6.顺承关系(192)
二、情景展开法(193)
1.从事理常识角度展开(193)
2.从材料背景角度展开(194)
三、选项排除法(194)
1.论述主体缺失(194)
2.偷换概念(195)
3.绝对化(195)
4.无中生有(195)
四、关键信息识别法(196)
1.注意关键词(196)
2.寻找关键句(198)
3.分析关键暗示信息(200)
第七章  资料分析(201)
能力测试(202)
第一节  资料分析核心考点(205)
一、增长(205)
二、比重(211)
三、倍数与翻番(214)
四、平均数(217)
五、其他概念(220)
1.指数(220)
2.进出口总额(220)
3.利率(221)
4.人口自然增长率(221)
第二节  资料分析实战技巧(223)
一、尾数法(223)
二、首数法(223)
三、有效数字法(224)
四、乘除法转化法(225)
五、特征数字法(226)
六、范围限定法(226)
七、分数比较法(227)
八、运算拆分法(229)
九、常见算式处理方法(229)
1. a/b型(229)
2. a/(1+x%)型(230)
3. a/(1+x%)×y%型(230)
4. a/b×(1+y%)/(1+x%)型(231)
5.b×x%型(232)
第八章  常识判断(233)
能力测试(234)
第一节  国情社情(237)
一、我国的疆域(237)
二、我国的岛屿(237)
三、我国的地势和地形(237)
四、我国的山脉(238)
五、我国的气候(238)
六、我国的资源与能源(239)
七、我国的人口(239)
八、我国的主要民生建设(240)
第二节  政治常识(241)
一、哲学(241)
二、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242)
第三节  人文常识(245)
一、文学(245)
二、各类艺术(247)
三、汉字(248)
四、宗教信仰(249)
五、古代教育(249)
六、古代科技(250)
七、传统建筑(251)
八、风俗习惯(252)
九、中外交流(253)
十、历史大事件(253)
十一、中共历史上的重大会议(256)
第四节  科技常识(258)
一、我国航天器(258)
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259)
三、我国“三步走”航天计划(259)
四、我国科技规划(260)
五、前沿科技(261)
六、生活常识(261)
1.人身安全(261)
2.交通安全(262)
3.人体常识(263)
4.用药常识(263)
5.农业常识(264)
6.自然常识(264)
7.低碳生活(264)
8.电器常识(265)
9.物理常识(265)
10.化学常识(265)
第五节  法律常识(266)
一、宪法(266)
二、行政法(267)
三、刑法(268)
四、民法(270)
五、诉讼法(272)
六、其他法律法规(275)
第六节  经济常识(277)
一、经济概念(277)
二、经济热点(279)

第二篇 申论
2011-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应试攻略(282)
第一章  申论考试依据(289)
第一节  申论大纲(290)
一、申论大纲四年一字未变(290)
二、大纲能力要求与申论考试(291)
(一)突出五大能力(291)
(二)重视考查政策分析水平(292)
第二节  申论试卷(293)
一、题本(293)
(一)注意事项(293)
(二)给定资料(293)
(三)作答要求(294)
二、答题纸(294)
三、草稿纸(294)
第三节  申论命题与阅卷(295)
一、申论试题与命题过程(295)
二、评分标准与阅卷过程(296)
(一)揭秘官方阅卷过程(296)
(二)阅卷时间与阅卷顺序(296)
第二章  历年真题分析(297)
第一节  申论主题(298)
一、2000-2013年申论主题(298)
(一)申论演变进程(298)
(二)申论主题分析(298)
二、申论主题特点(299)
(一)小现象,大视角(299)
(二)多角度,可重复(299)
(三)避敏感,随主流(300)
第二节  给定材料(301)
一、材料的来源(301)
(一)材料出处(301)
(二)材料类型(301)
二、材料的逻辑(302)
(一)常规型逻辑结构(302)
(二)关联型逻辑结构(303)
(三)争议型逻辑结构(304)
三、材料的特点(304)
(一)国内材料和国外材料相衔接(304)
(二)事例与分析相结合(305)
第三节  作答要求(306)
一、申论基本题型(306)
(一)归纳概括题(306)
(二)综合分析题(306)
(三)提出对策题(306)
(四)文章论述题(306)
二、题型发展最新趋势(307)
第三章  申论核心思维(309)
第一节  申论核心原则(310)
一、一个中心(310)
二、三大原则(311)
(一)依据材料(311)
(二)结合经验(313)
(三)符合主流(314)
三、七个标准(314)
(一)要点(314)
(二)结构(315)
(三)格式(315)
(四)分档(316)
(五)语气(317)
(六)字数(317)
(七)文面(317)
第二节  高效作答流程(318)
一、审清题目(318)
(一)如何高效审题(318)
(二)题目中的陷阱(319)
二、提炼要点(319)
(一)要点的标志性词汇(319)
(二)提炼要点的技巧(320)
三、加工要点(323)
(一)要点的初加工(323)
(二)要点的深加工(326)
第四章  归纳概括题(333)
能力测试(334)
第一节  题型概述(336)
一、题型分类(336)
(一)归纳概括主要内容(336)
(二)归纳概括主要问题(336)
(三)归纳概括部分内容(336)
二、作答基本要求(337)
(一)全面(337)
(二)准确(337)
(三)客观(337)
(四)简洁(338)
第二节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339)
一、作答方法(339)
(一)何为主要内容(339)
(二)作答基本框架(340)
二、真题精解(341)
第三节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345)
一、作答方法(345)
(一)主要问题与主要内容的区别(345)
(二)作答基本框架(345)
二、真题精解(346)
第四节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349)
一、作答方法(349)
二、真题精解(349)
第五章  综合分析题(351)
能力测试(352)
第一节  题型概述(353)
一、题型分类(353)
(一)启示型分析题(353)
(二)评论型分析题(353)
(三)关系型分析题(354)
二、作答基本要求(354)
(一)条理清晰(354)
(二)观点明确(354)
(三)分析合理(355)
第二节  启示型分析(356)
一、作答方法(356)
(一)借鉴经验,总结教训(356)
(二)作答基本框架(358)
二、真题精解(358)
第三节  评论型分析(362)
一、作答方法(362)
(一)评论什么(362)
(二)作答基本框架(362)
二、真题精解(363)
第四节  关系型分析(367)
一、作答方法(367)
(一)常见的关系类型(367)
(二)作答基本框架(367)
二、真题精解(368)
第六章  提出对策题(371)
能力测试(372)
第一节  题型概述(374)
一、题型分类(374)
(一)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374)
(二)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374)
二、作答基本要求(375)
(一)角色意识(375)
(二)有针对性(376)
(三)有可行性(377)
(四)可操作性(377)
第二节  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378)
一、作答方法(378)
(一)提出对策的方法(378)
(二)对策的加工(380)
二、真题精解(383)
第三节  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386)
一、作答方法(386)
(一)何种情况需概括问题(386)
(二)基本作答方法(386)
二、真题精解(387)
第七章  文章论述题(391)
能力测试(392)
第一节  题型概述(394)
一、题型分类(394)
(一)命题作文(394)
(二)自由命题作文(395)
二、作答基本要求(396)
(一)观点明确(396)
(二)联系实际(396)
(三)结构完整(396)
(四)内容充实(396)
(五)思想深刻(397)
(六)视野开阔(397)
(七)语言规范准确(397)
第二节  文章结构(399)
一、分析问题型结构(399)
二、解决问题型结构(399)
三、驳论型结构(400)
四、论证A与B型结构(400)
五、评论型结构(401)
第三节  立意和论证(402)
一、核心要求(402)
(一)立意的核心要求(402)
(二)论证的核心要求(403)
二、如何确定论点(404)
(一)主挖申论材料(404)
(二)辅挖作答要求(405)
(三)巧用常用角度(407)
三、如何论证论点(407)
(一)举例论证(408)
(二)对比论证(409)
(三)引用论证(409)
(四)比喻论证(411)
(五)反面论证(411)
第四节  标题的写法(414)
一、核心要求(414)
(一)简明、精炼(414)
(二)体现材料主题(414)
(三)提出总论点(414)
(四)书写要规范(414)
二、拟题技巧(415)
(一)概括资料主题(415)
(二)化用熟语典故(416)
(三)引入新词热语(416)
(四)借用修辞手法(417)
(五)展现前后承接(417)
第五节  开头的写法(418)
一、核心要求(418)
(一)有吸引力(418)
(二)快速切入主题(418)
二、开头方式(419)
(一)紧扣题目式(419)
(二)铺陈开来式(420)
(三)分析论述式(420)
(四)实例导入式(421)
(五)引经据典式(421)
(六)妙用修辞式(422)
第六节  主体段落的写法(424)
一、核心要求(424)
(一)分说总论点(424)
(二)深谈分论点(425)
(三)论证有力(427)
(四)层次分明(427)
二、经典主体段落的写法(428)
(一)对策中心式(429)
(二)对策框架式(430)
(三)评论中心式(432)
(四)评论并举式(434)
第七节  结尾的写法(436)
一、核心要求(436)
(一)完整简洁(436)
(二)言之有物(436)
二、结尾方式(437)
(一)照应总论点(437)
(二)总结分论点(437)
(三)展望号召式(438)
(四)借用名言式(438)
第八章  最新题型与作答方法(439)
第一节  词句理解阐释(440)
一、题型概述(440)
(一)考查情况(440)
(二)作答难点(441)
(三)作答要求(441)
二、作答方法(442)
(一)词语阐释(442)
(二)句子理解(445)
第二节  观点反驳题(448)
一、题型概述(448)
(一)考查情况(448)
(二)作答难点(448)
(三)作答要求(449)
二、作答方法(449)
(一)作答流程(449)
(二)真题解析(450)
第三节  报告(457)
一、题型概述(457)
(一)考查情况(457)
(二)作答难点(460)
(三)作答要求(460)
二、作答方法(461)
(一)作答流程(461)
(二)真题解析(462)
第四节  公开信(465)
一、题型概述(465)
(一)考查情况(465)
(二)作答难点(467)
(三)作答要求(468)
二、作答方法(469)
(一)作答流程(469)
(二)真题解析(469)
第五节  编者按(472)
一、题型概述(472)
(一)考查情况(472)
(二)作答难点(473)
(三)作答要求(473)
二、作答方法(474)
(一)作答流程(474)
(二)真题解析(474)
第六节  宣传稿(477)
一、题型概述(477)
(一)考查情况(477)
(二)作答难点(479)
(三)作答要求(480)
二、作答方法(480)
(一)作答流程(480)
(二)真题解析(481)
第七节  导游讲解稿(483)
一、题型概述(483)
(一)考查情况(483)
(二)作答难点(483)
(三)作答要求(484)
二、作答方法(484)
(一)作答流程(484)
(二)真题解析(485)

第三篇 2013年度国考真题精解
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490)
参考答案及解析(515)
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级)(526)
参考答案(532)
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市级)(535)
参考答案(541)

第四篇 2014年度国考全真模拟试卷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试卷(544)
参考答案及解析(568)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省级)(578)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584)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市级)(587)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592)

第五篇  时政热点
第一节  国内时政(596)
第二节  国际时政(604)

2014国考系统精讲  专项高分全新课程体系(609)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612)

温馨提示
欢迎您选择北京考试书店,在这里,我们向您承诺,本书店出售图书均为正版图书,请您放心购买!
如您在下订单的时候遇到难题,欢迎您随时咨询我们的客服人员;
咨询热线:13520801473;在线QQ:1119846269;
如您对我们的书店有任何建议,欢迎您发邮件给我们,我们的邮箱:service@bookskys.com
北京考试书店祝您购物愉快!
汇款账号
汇款户名:庹珍珍
中国工商银行帐号:6222 0202 0004 8271 965
中国农业银行帐号:6228 4800 1051 6883 112
中国银行帐号:6013 8201 0001 5744 736
中国邮政银行帐号:6221 8810 0006 5935 785
中国建设银行账号: 6227 0000 1286 0174 562
支付宝账号:tuozhenzhen88@126.com

相关图书

国家公务员分类
推荐图书
考试资讯
友情链接:北京考试书店 考试哇在线教育